——2007年12月26日在宝应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お
县财政局局长 郭锡山お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强县强镇,三年倍增”的奋斗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的提升,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此基础上,财税部门切实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强化征管和收支预算执行,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财政支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1-11月份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市政府追加的任务,预计2007年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62300万元,完成预算的113.3%,比上年增长37.8%。其中:税收收入43771万元,比上年增收8261万元,增长23.3%;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2988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500万元、上划中央收入46113万元,财政总收入1478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8.7%,比上年增收36672万元,增长33%。预计2007年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支出113176万元,比上年增支16358万元,增长16.9%,加上政府性基金支出3025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500万元,财政总支出152933万元,比上年增支33195万元,增长27.7%。
二、县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2007年县本级实现一般预算收入44440万元,完成预算的118.6%,比上年增长45.3%。其中:税收收入26811万元,比上年增收5433万元,增长25.4%;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2031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500万元、上划中央收入24836万元,财政总收入99094万元,完成预算的113.6%,比上年增收27487万元,增长38.4%。预计2007年县本级实现一般预算支出76483万元,比上年增支11384万元,增长17.5%。加上政府性基金支出2067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500万元,财政总支出106653万元,比上年增支25477万元,增长31.4%。
需要说明的是,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2007年年内召开,2007年度各项财政预算仍在继续执行中,上述预计执行情况还会有些小的变化,具体预算执行结果待2007年财政年度结束后,报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
2007年,财税部门克服各种减收、增支因素的影响,倾心财源培植,加强收入征管,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保障,全县财政保持了良好、稳健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着力服务发展,税源建设进一步推进。充分利用国债资金、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申报项目等方式,注入资金近3500万元,进一步支持了宝胜集团做大做强做优,打响宝胜品牌。申报各类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报菲达宝开和扬州晨化科技集团为省财源建设试点企业,累计成功申报4家企业,争取资金700多万元,努力培植新兴财源。切实履行招商引资承诺,积极兑现优惠政策资金3800多万元,打造诚信政府,营造政策洼地。调度资金3600万元,推动布利杰、佳华冰箱、阿斯塔等重大项目落地。继续扩大“扎口收费”管理范围,降低规模企业财政统筹基金征收水平,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认真清理执收执法项目,规范执收执法行为,严格实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2、着力支持“三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实施小麦、水稻、油菜和能繁母猪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其中水稻理赔95000多户,赔付资金772万元,能繁母猪理赔15万元。通过“一折通”发放涉农补贴项目14个,直接支付的补贴资金达7800万元。采集19万农户信息,建成全县农民补贴网。投入资金2369万元,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归集村级三项资金2160万元,为村级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全县集中国有土地出让纯收益502万元,支持土地整理、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促进了农业土地开发工作。密切省市联系,积极申报争取财政支农项目资金63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县新农村建设。今年投入资金866万元,组织实施64座农桥建设。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141万元,建成农桥171座。
3、着力贴近民情,民生问题进一步改善。实施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落实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制度,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足额安排日常公用经费。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力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负债。为8185户15547人年发放低保金1093万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近62万农村人口收益。实施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安排大病医疗救助金,建立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积极筹措资金,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安排国债资金140万元,支持5个镇卫生院改善基础设施。继续集中发放卫生系统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稳固在100%。推进廉租房建设,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投入1200万元,支持9个镇敬老院实施改、扩建,新增床位1000张。
4、着力深化改革,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衔接,全县170多个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实现了收入直缴、支出直拨。成功争取省财政镇村债务化解试点县,组织镇村债务调查摸底,出台规范控制镇村债务意见。认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好国有资产数据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向省争取化解资金5092万元,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租赁行为,今年10个单位15批次规范房屋租赁所取得的年租金是上一轮承租期租金的2.2倍。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年政府采购节约资金1022万元,节约率达13%。完善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理财行为不断规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长不快,持续性不强。二是重点骨干企业税收支撑作用有所减弱。三是镇级税源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部分镇财政运转困难。四是各类债务进一步向县财政集聚,潜在风险增大。以上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宝应”目标,突出财源建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突出强化财税征管机制,实现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突出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实现民生民本问题更好解决;突出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实现财力分配进一步均衡;突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基于上述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8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全县财政收支预算初步安排
2008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75000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增加12700万元,增长20.4%。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3873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1500万元、上划中央收入54770万元后,财政总收入初步安排180000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增加32200万元,增长21.8%。按照全县财政收入预算和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预计全县一般预算可用财力73556万元,加上县镇调入资金、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140243万元,依据财政收支平衡原则全部用于安排支出,其中:一般预算支出9001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873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50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21022万元;国防110万元;公共安全(公检法司)5825万元;教育29457万元;科学技术29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77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920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235万元;环境保护69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4204万元;农林水事务3772万元;交通运输1430万元;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6360万元;其他支出4632万元。
二、县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初步安排
2008年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54238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增加9798万元,增长22%。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2251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1500万元、上划中央收入28865万元后,财政总收入初步安排117120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增加18026万元,增长18.2%。按照全县财政收入预算和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预计县本级一般预算可用财力36500万元,加上县本级调入资金、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98070万元,依据财政收支平衡原则全部用于安排支出,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405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251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50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11660万元;国防110万元;公共安全(公检法司)5825万元;教育24984万元;科学技术24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62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6104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717万元;环境保护65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1793万元;农林水事务2653万元;交通运输1370万元;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5518万元;其他支出799万元。
全面完成2008年财政预算任务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新翻番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财政工作,对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宝应”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紧扣发展主题,不断提升税源经济总量。支持建立银企合作长效机制,做大省财政对担保公司借款,努力化解中小企业贷款瓶颈。广开投融资渠道,积极筹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切实推动项目落户落地。加大财政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工程和人才引进工作。重投产达效企业招商承诺,增强企业投资扩张信心。用足现有财税优惠政策,激发重点骨干企业做强做新做特,强化其税收支撑作用。用活服务业引导资金,加快推进专业特色市场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打造核心商圈,涵养新兴税源。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资金,扶持各类市场主体。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外来资金,发展外向型经济,培植长效财源。寓服务于征管之中,扎实推进优化创建工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财税环境。
2、咬定收入目标,倾力推进综合治税路径。完善税源联动管理机制,加强税收收入分析预测,认真开展税源普查,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做好全面纳税评估工作,加大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管理力度。加强“金财工程”、“金税工程”以及财、税、库网络系统建设,实现收入、税源的动态监控。加强税务稽查,实现以查促收、以查促管。加强涉外税收管理,提高涉外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管理效率。规范税收政策管理,提升政策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全社会协税护税网络,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注重税收收入的考核,切实优化收入结构。
3、突出保障重点,优先安排民生资金需求。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农产品经营加工转化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涉农补贴“一折通”发放办法,扩大发放项目。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策应省对县养老保险补助政策调整,积极向上争取对我县的政策支持,增强养老保险基金平衡能力。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并适时扩面提标;做好困难企业下岗职工、伤残军人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尽力解决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的离退休干部遗属的医疗保险问题。完善城乡大病救助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实行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解决城乡居民因灾因病等特殊原因造成的暂时困难。推进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把支持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体制,足额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负债,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4、始终规范理财,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推进公、检、法等单位部门预算,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探索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机统一,减少业务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加强镇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强化镇村债务管理,规范镇村举债行为。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促进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规范化。调整县乡财政体制,实现事权、财权相统一。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拓展采购范围,扩大采购规模,规范采购行为。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注重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突出做好监管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检查相结合的监管制度,实现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有机融合。
各位代表,完成2008年的财政工作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努力开创全县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