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08-01-02   来源:[db:作者]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496 
 
    ——2007年12月26日在宝应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周文秀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全县上下按照“强县强镇、三年倍增”、“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宝应”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个新突破”,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8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计划的102.2%,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26.7亿元、68亿元、43.1亿元,分别增长4.8%、19.4%和15.6%,分别完成计划的101.5%、102.4%和102.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7:46.9:31.4调整为19.4:49.3:31.3,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6%,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预计实现财政收入14.7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23亿元,分别增长33%、37.8%。

  2、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种养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种植面积168.2万亩、增加26.5万亩,粮食产量77.1万吨、增长17.3%;生猪、三禽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44.4%、50%;水产养殖面积52万亩,预计水产品总量12.5万吨。建成高效农业面积36.8万亩(种植业16.3万亩、渔业20.5万亩),新增13.5万亩。园区建设全面推进,规划建设高效农业园区56个、总面积9.1万亩;建成有机食品基地36个、总面积5.8万亩。农业利用“三资”继续增长,组织实施利用“三资”项目150个,到帐资金7.3亿元。农村“三大合作”稳步实施,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65家。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累计12家,实现销售收入26.9亿元、利税2.2亿元,分别增长21%、47.5%。

  3、工业经济全面增长。主要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预计全部工业产值323亿元、开票销售182亿元,分别增长24.2%、25.9%;规模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分别增长25.6%、26.5%和27.6%。重点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规模企业新增85家、累计298家,亿元企业新增8家、累计28家;30家重点企业销售、利税占规模工业总量的60%以上;宝胜集团产销突破80亿元,跨入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中国企业500强。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工电器产业规模企业达70个,产销、利税占规模工业总量的60%以上;拥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企业近10家,产销增幅保持150%以上;拥有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高新技术产品160多个。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86吨、391吨;城区工业集中供热企业达26家;关闭小化工企业10家。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建筑企业施工产值85亿元,增长29.2%,施工面积900万平方米,其中县外“双包”面积400万平方米,施工人数5万人。

  4、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15.6%,超计划2.4个百分点;预计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民资投入15.9亿元,分别占全县总量的37.2%、19.4%;实现税收3.4亿元,增长29.5%。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各类市场成交额27.2亿元,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5.4亿元,分别增长4%和16.1%。亚细亚、白田路商圈进一步建设完善,华润苏果、九九休闲广场、商业广场、台湾远来大酒店、白田路时代超市等大型超市及品牌企业相继落户宝应。旅游业推进发展,正润生态园等旅游景点及各类宾馆(酒店)建设改造继续推进,宝应“一日游”旅游专线正式开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纳入县政府“百件实事”及市政府考核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全面实施,亿丰国际商贸港等开工建设,海奥国际商务大酒店、粮食物流园一期工程等建成投运。

  5、外向型经济不断拓展。外资利用继续增加,新批外资项目40个,预计协议注册外资1.65亿美元、到帐外资5500万美元,分别增长88.5%、30.3%,分别超计划57.1%、10%。对外贸易继续扩大,预计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6亿美元,增长23.7%、超计划6.9%,森萨塔、阿斯塔、骏升科技等10家重点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70%以上,森萨塔公司建成全市首家自备用料型保税仓库。对外合作领域扩大,对外合作营业额850万美元,新派境外劳务860人次。扬州华源管件有限公司投资300万美元在越南兴办管道成套设备项目,实现我县境外投资项目零的突破。

  6、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招商引资强势推进,预计引进县外资金55亿元,比上年净增10亿元;向上争取无偿资金3.5亿元,新增民资投入82亿元、民资注册资本38.3亿元。投资总量持续增长,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同比增长37.1%,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资占80%以上;工业投资48亿元,增长41.2%,占投资总量的61.5%。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山南公路、黄崔公路建成通车,安大公路、金宝南线、新汽车客运站启动建设,建成镇村道路80公里,改造县乡道路危桥35座,撤渡建桥6座;完成水利土方788万立方,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效农田各1万亩;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北运西河整治、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小官庄国家级节水灌溉示范区等水利工程7项;实施城市供水等水务工程5项,县污水处理厂功能逐步发挥,曹甸镇镇级污水处理厂全市率先建成投运;邮政、通讯、供电线路及管网建设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建设改造移动及联通通信基站59座,完成220KV平安变投资7000万元。园区开发整体推进,以“两区四园”及“环城经济圈”建设为重点,全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3亿元,新建道路3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80万平方米;实施投入1000万元以上项目216个,在建亿元项目23个。

  7、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规划布局逐步优化,先后完成台资工业园区用地布局规划,宝胜路两侧、城南片区、城北片区等控制性规划,以及供电、绿化、防洪等专项规划,城区消防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城市品位继续提升,建成宝射河大桥、白田南路,完成人民公园、花庄公园建设,完成三支排河综合整治、南城根路改造等工程,组织实施热力管网、天然气主管网以及部分主干道给排水管网铺设工程,新增城市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3.5万平方米,建设改造城市道路及人行道2万平方米,新增路灯1038盏、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旧城保护初见成效,泮池等景点修复开放,部分古街民居得到保护性改造。房地产开发投入加大,蒙地卡罗、鑫宝佳园等六大居民小区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全县房地产开发面积75万平方米,商品房交易量60万平方米。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坚持“三城”同创,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通过检查验收,全国生态县创建取得新的进展。

  8、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12项,获批省级以上项目74项;开发新产品150项,推广转化先进科技成果80项;申请专利490件;获准筹建省级有机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引进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业、建筑业人才100名。全面完成农村学校“四配套工程”,大力推进高中“数字化校园”,完成初中小学“校校通”建设;县职校集团通过国家级重点职校验收,建成三星级高中1所、省级示范校(园)8所;高中以下各阶段教育入学率均达95%以上,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2000人、达2211人。扩建改造镇级文化站7个、村级文化室和“农家书屋”70个,率先在全市完成机关软件正版化;建成镇级体育健身中心7个,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省市体育比赛捷报频传。人医病房楼投入使用,山阳、夏集、广洋湖、西安丰等镇卫生院病房(门诊)改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建成省级卫生村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市级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18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61.7万人、参保率达95.7%。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5%,改造无害化厕所7200座,建成农村沼气池1100座。发展移动电话用户10.1万户,新增固定电话及小灵通用户4000户、宽带网用户6500户,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人口自然增长率0.5‰,计划生育率98.5%;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0个,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宝应湖湿地列为省级湿地保护区。民政、统计、档案、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9、民生工作不断加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23元,分别增长12%和10.5%。预计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00亿元,其中居民储蓄75.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1.4亿元、4亿元。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2.8%,提供就业空岗3.1万个,新增就业1.1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多人次,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31万人;核发《职业资格证书》7570份。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新增养老保险扩面人数7818人,养老金社会发放率保持100%;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覆盖;五保供养、大病统筹、优抚安置、扶贫救助、抗震减灾等工作扎实推进。

  10、各项改革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全面实施。企业改制进展顺利,完善县航运公司改制,完成自来水公司改制,启动柴油机厂等企业改制。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乡镇企管站建设进一步加强。上市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宝胜电气增资扩股方案顺利实施,宝胜股份再融资工作继续推进。

  过去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客观存在的困难、问题值得重视,主要是土地、信贷及节能减排的约束较大;镇域经济实力不强;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居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公共事业投入亟需加强等。

  二、2008年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2008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县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三年倍增”和全面小康目标为依据,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五个提升”,着力推进“高大外”项目建设,着力突破工业规模经济,着力增强产业整体素质,着力发展高效有机农业,着力提升城镇建设水平,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008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约束性指标

  ——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4%。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90吨、385吨。

  2、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5%、20%和16%。

  ——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2%、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30%、40%。

  ——工业产值增长28%、开票销售增长35%;规模工业产销、利税均增长30%。

  ——建筑业产值增长18%。

  ——招商引资66亿元,新增民资投入112亿元、民资注册资本51.5亿元,向上争取无偿资金3亿元。

  ——协议注册外资2.5亿美元,注册外资到帐8000万美元,自营出口2亿美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12%。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计划生育率98%以上。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以上。

  三、2008年主要项目计划安排

  依据“十一五”规划,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08年初步安排各类项目计划400项以上,预计总投资200亿元以上,年度投资100亿元以上。

  (一)基础设施项目

  1、交通:8项,总投资17.5亿元,年度投资3.6亿元。主要有金宝南线、安大公路、新淮江公路、新汽车客运站、通村公路、危桥改造、农村客运站、县乡公路养护等项目。

  2、城建:35项,总投资40亿元,年度投资20亿元左右。(1)公共设施项目:主要有白田北路、南园路延伸,兴阳路、运河路、安宜东路改造,人民路、荷香路、东阳北路、工农路东段建设;宝射河大桥公园、蒲松龄公园、新城滨河公园、画川公园建设,城区污水、供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管网建设,环卫设施、消防设施建设等。(2)居住小区项目:主要有阳光锦城、清华园、万嘉华苑、茗园小区、府前嘉园、惠民小区、北奥康城、原酒厂地块小区建设等。(3)城市功能项目:主要有道路完善、防洪设施建设、道路绿化、城市亮化工程,以及古城保护、城市管理、小城镇建设等。

  3、水务:8项,总投资4.5亿元,年度投资1.5亿元。主要有宝应湖和白马湖洼地治理、芦东河和涧沟河整治、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道整治、京杭运河宝应段城区航道治理(二期);城区治污工程、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高效农田建设及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

  4、邮供电:7项,总投资5.5亿元,年度投资4.5亿元。主要有移动及联通公司通信基站建设、线路改造等;220KV平安变工程及配套、110KV柳河变工程及配套、大型技改、线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项目。

  (二)三大产业项目

  1、农业:8项,总投资2.3亿元,年度投资1.5亿元。主要有土地复垦(整理);标准粮田、生猪规模养殖小区、蛋鸡规模养殖小区、万亩早春西瓜基地、有机农业园区建设;水鲜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实验室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植树造林等。

  2、工业:300项,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年度投资70亿元左右。其中,新开工及结转3000万元以上项目70个以上。新开工及结转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50亿元以上。

  3、服务业:16项,总投资40亿元,年度投资20亿元左右。(1)物流项目:主要有宝胜物流中心、粮食物流中心、港口物流中心等;(2)商贸旅游项目:主要有亿丰国际商贸港、金欧汽车公司展示厅、海奥酒店会议中心、宝应湖湿地公园、白鹿岛生态旅游区、黄荡地热开发等;(3)房地产项目:主要有盛世嘉园、蒙地卡罗、京华国际、城市河以南新区建设,以及旧城改造、各镇房地产开发、城乡个人建房等。

  (三)社会事业项目

  1、教育文化体育:10项,总投资2亿元,年度投资1亿元。主要有职业技术学校二期、范水高中扩建、曹甸高中综合楼、特殊学校综合楼、小官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建设,以及望直港、夏集、安宜等镇中小学教学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村级文化室及农家书屋建设改造;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等。

  2、医疗卫生服务:7项,总投资0.7亿元,年度投资计划0.4亿元。主要有县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建设、外科病房改造,县妇幼保健院病房楼、县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区、西安丰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县卫生监督所综合楼购置,以及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设备购置等。

  3、其他事业:8项,总投资0.8亿元,年度投资0.5亿元。主要有军事及人防指挥中心、公安局看守所、县老年公寓、乡镇敬老院、宝应地震台建设,以及科普宣传电子化工程、科技“兴农富民工程”、农村信息化和电气化推进工程等。

  四、顺应宏观调控,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的中期年份,也是“强县强镇、三年倍增”、“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宝应”的关键之年。为全面实现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措施,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监督调控机制。正确应对国家土地严控、信贷紧缩、节能减排等宏观环境约束,密切关注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信息等,继续强化督促指导,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认真分解落实年度计划和目标责任,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预警预测制度,切实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时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2、着力提升生产力布局水平。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整体推进环城经济圈建设;以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为核心,加速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带建设;以安大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为轴线,极力打造沿路特色产业经济带;以县城为中心、卫星集镇及重点集镇为依托,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3、不断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坚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努力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广泛吸引外资、民资,积极争取国资,加大基础设施、高效农业、现代工业、商贸旅游和社会事业投入。密切关注前沿科技发展,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有机农业,强化引导现代工业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推进发展生态旅游业。

  5、加快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做大做优工业集中区,培大培强规模企业、本土企业。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村庄规划、集镇规划修编进程,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协调城乡发展。

  6、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科教优先,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计划,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交通能源、邮电通讯、广播电视、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确保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