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文博资源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在传播知识、解读文化、弘扬社会义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从2月9日起,宝应县融媒体中心相关新闻平台联合县博物馆推出“文博人讲文物故事”系列子栏目,旨在通过多种渠道,满足公众足不出户在线观看、在线享受文化资源的需求。今天请看第一篇:咫尺天地——趣看古代男人 《四相簪(zān)花图》。
明清两代书画艺术进入到一个繁荣时期,摹古与创新交织并峙,衍生出了众多风格与流派,扇面书画也因此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宝应博物馆藏有数百幅扇面,无论艺术形式还是形制者比较齐全,其中不乏名家之作。
县博物馆党支部副书记唐华荣说:宝应地区历史悠久文人荟萃,在历史的发展当中,宝应的文人画家,与周边的好友进行互动,曾经留下过非常多的书画作品,其中扇面因为尺幅较小,便于携带,是他们交流的重要的一个题材。其中有花鸟、山水、人物 各种题材价值较高。
中国古代不仅女子簪花, 男子也簪花。宝应博物馆馆藏《 四相簪花图》就表现出了古代男子簪花的有趣现象, 他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中国古代男子簪花的有趣风俗 。
唐华荣说:这是一幅清代画家乔守敬的四相簪花图,他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北宋年间,时任扬州太守的韩琦,发现扬州城里开了一朵金缠腰的罕见的花卉,传说只要戴上这朵花卉,这个人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国家的宰相。
当时,同在大理寺供职的王珪、王安石两个人正好在扬州,韩琦便邀他们一同观赏。因为花开四朵,所以韩琦便又邀请州黔辖诸司使前来,但他正好身体不适,就临时请路过扬州也在大理寺供职的陈升之参加。饮酒赏花之际,韩琦剪下这四朵金缠腰,在每人头上插了一朵。
唐华荣说:那么这4个人后来都成为北宋时期的4个宰相,应验了这个传说,宝应文人画这幅画的意愿,就是希望他周围的读书人,都能够为官入仕,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意愿。
记者:宗明 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