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红色印迹——寻找项英
发布时间:2024-07-25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936 

南京傅厚岗66号,是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一幢私宅小楼。1937年8月,八路军南京办事处租住此地,叶剑英以八路军参谋长的公开身份领导办事处工作。其时,周恩来在南京频繁奔走,与在宁开会的国民党要员广泛接触,商讨合作抗战事宜。同时,周恩来与何应钦还在讨论改编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成立新四军。

而在南京谈判的同时,中共中央已经在为组建新四军做积极准备,其间,寻找南方红军游击队主要领导人项英,是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为此电示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一定要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联系上项英。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旧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青云巷41号(原傅厚岗66号)


项英(1898—1941)

这天,叶剑英仍在为如何寻找项英绞尽脑汁,突然接到一封电报,正是项英发来的,原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项英也在积极寻找中央。叶剑英马上将这一喜讯告诉时在南京办事处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博古。博古与叶剑英决定立刻将与项英联系上的消息报告中央。

在等待叶剑英信息反馈的同时,项英在南昌报纸上发表了《告南方游击队的公开信》。在南京的叶剑英很快看到了署名项英的这封公开信。他与博古均认为项英的这封公开信似乎与中央确定的方针原则不尽一致,于是决定立刻给项英回电,请他马上到南京来,向他传达中央的决定和指示。同时,将此意见电报党中央。

顾玉良(1904—1993)

当天,叶剑英和博古就收到了延安发来的特急密电。虽然当时国共合作已经形成,但游击队下山改编还是有血的教训。中央认为项英对中央精神理解不全面,南方游击队万不宜集中,项英在江西的做法上了国民党的当。

接到中央指示电,叶剑英惊出一身冷汗。情急之下,决定立即派人秘密寻找项英。经过反复斟选,叶剑英与博古最终选定了顾玉良作为寻找项英的秘密使者。顾玉良曾在上海党中央机关担任过秘密交通,认识项英。

事不宜迟,顾玉良次日即从南京乘轮船经九江转乘火车抵达南昌,日夜兼程赶赴大余县池江圩,找到了项英。顾玉良特别转告项英,叶剑英请项英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安排好工作后,随他一起去南京。第二天,项英带着两名警卫员和顾玉良一起乘车前往南京。到达南京后,叶剑英、博古随即向项英详细介绍了西安事变后国内的形势,同时,提醒项英对国民党要有警惕,并且游击队下山改编的具体位置、人员、方式等均须保密,防止重蹈闽粤边改编之覆辙。

项英将工作作了安排后,立刻启程前往延安。

项英的延安之行,很快便校正了方向,南方游击队后来有序改编,新四军由此诞生,走向抗日战场。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书记项英(前排中)、副书记曾山(前排右)、

委员陈毅(前排左)和张云逸(后排右)、温仰春在南昌合影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上一篇: 没有了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