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新年伊始,县委召开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主要是介绍去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十一五”发展思路特别是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大局,融入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加快建设跨越发展、和谐美好的新宝应。今天我主要谈三方面情况。
一、去年工作情况
刚刚过去的“十五”,全县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是宝应发展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我们切身感受到,全县经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所有制结构由“公有”为主向民营为主转变,城镇化水平由“小县城”向中等城市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由务农打工型向自主创业型转变,干部队伍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2005年,全县三个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比“九五”末翻一番;财政收入8.5亿元,五年翻两番;规模工业实现销售、利税、利润分别比去年增长42%、54.5%、58%。
二是项目建设势头好。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2亿元,民资投入52亿元,分别增长69.2%、137%;实际利用外资773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入23亿元,增长52%。全年引进实施各类项目400多项,到帐资金30亿元,在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113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0项。美国EMS公司复合金属材料(美国EMS公司在宝独资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美元,主要生产双金属复合材料,在意大利工业园实施,2005年11月已正式开工建设)、宝胜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中压交联电缆(总投资1.1亿元,新上4条中压防水交联电缆生产线,一期工程2条生产线已安装,完成投资5500多万元)、德仪增资(新增投资3600万美元,目前已完成了3000万人民币,两层主体厂房已完工,引进1MP生产线,正在设备安装,部分生产线试产)、春风发动机(浙江春风集团一期计划投资5500万元,主要生产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已完成投资2800万元,厂房竣工,已部分投产)、仁恒复合管材(仁恒公司投资1800万元,新上新型复合建筑用管材项目,用款1500万元,已部分投产)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协鑫热电(由香港协鑫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2.4亿元,新上热电联供项目,目前已有两台机组建成并网发电)、菲达宝开(环保电器设备项目,总投资1.5亿元,累计完成7500万元,三幢厂房已建成,引进了激光切割机等设备,一期工程已投产)、骏升科技(香港实致公司投资1.1亿元,在范水镇新上遥控器项目,已用款5000万元)、宏阳针织扩产(浙江客商王会巧投资6000万元,在原沿河镇实施的起毛布及2万纱锭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
三是园区、县城平台变化大。形成了“两区四园”的大开发格局,县开发区进区投产项目40个;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园区建设正式启动;意大利工业园已有6个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落户;耿耿工业园入园企业36家;安宜工业园6万平方米的创业园已被50家企业相继填满。成功举办两次城建招商会,“四场三路二河一校”(市民广场、九九广场、商业广场、污水处理厂建设,苏中北路、宝应大道、淮江路绿化亮化工程,宝曹河、中沟河驳岸碧水工程,安宜高级中学建设)十大工程全面实施,城区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的安宜新高中建成开学,省级文明城已创建成功。
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以“三村联创”活动为主线,全面免征农业税,战胜水稻灰飞虱灾害,新增35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输出2.1万人,村级兴办一般纳税人企业640家,实施了农技推广和农经服务体系改革,通过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验收,拿到省级有机农业开发园区的牌子,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50元,比上年增长10.2%。
五是加快发展亮点多。引进苏州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投资兴办职业技术学校,为增创人才优势创造了条件;全民创业的深入推进,使各类投资主体日趋活跃,百姓致富热情高涨,居民储蓄增长加快;城乡特困户应保尽保,1.3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开工兴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人口事业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目标管理考核更加科学,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先进性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进一步增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升,党群关系明显改善,促进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埋头苦干的结果,也凝聚着党外人士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委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一五”规划主要内容
今后五年,是宝应发展平台变大、后劲变强,有条件、有可能大发展的五年,也是应对挑战、争先进位的严峻考验的五年。作为在苏中发展位次靠后的县份,各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各界必须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增强信心,埋头苦干。
1、坚定一个主体目标。也就是“苦干三五年,实现再翻番”,确保2010年比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企业产销利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民资注册和投入等六大主体经济指标全部翻一番以上。
2、把握好两大主题。一是做大财政,进一步完善以财税收入增长为框架的镇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大力发展税源经济,“十一五”末财政收入20亿元以上。二是致富百姓,始终把提高百姓富裕水平,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励创业,扩大就业,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美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900美元以上。
3、紧紧抓住三大重点。一是招商引资。抓住南资北移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整合工作资源,加强驻点招商、以商引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主攻大项目、外资项目,突出抓好项目落地、注册到帐和投产达效,全面提高招商水平和实效。二是园区开发。科学规划各类园区,加快建设特色园区,切实推进企业进园,形成以开发区新区、有机农业开发园区为龙头,意大利工业园、耿耿工业园、安宜工业园及各镇工业集中区为支撑的“两区四园”错位布局、互动发展新格局。三是全民创业。倡导新一轮思想大解放,释放各类能人的创业热情,从政策上、要素上、环境上进一步掀起鼓励创业、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热潮。
4、加快实施五大战略。“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立足宝应县情实际,重点实施五大战略。一是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着重优化工业布局,提升发展质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培育“优势突出、配套良好、规模集聚、结构优化”的新型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总量较快扩张,全部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规模企业发展到500家以上、销售400亿元。二是城镇兴县战略。按照发展“中等城市”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形成以县城为核 心,以中心集镇、卫星集镇、重点集镇为架构的城镇体系,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52%,城市绿化率35%以上。三是开放富县战略。确立无外不快、无外不活的开放意识,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民资,鼓励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管理经验和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切实加强外经外贸交流合作,五年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以上,自营出口10亿美元以上,私营企业发展到6200家,民营工业占全县工业总量70%以上。四是科技兴县战略。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坚持科技兴厂、科技兴农,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力争科技在工业、农业的贡献份额分别达45%和60%以上,高科技型企业达100家;巩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基本普及12年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高中阶段入学率90%以上,培养大批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劳动力;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高级人才达7500人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五是生态建县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化资源环保和生态平衡,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实施蓝天碧水、绿化造林、生态旅游等工程,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不断提高绿化先进县、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建设水平,加快创建生态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环境质量指数保持80分以上,实现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三、二OO六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县委提出以组织“工业经济突破年”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1、主攻项目建设。围绕全年引资45亿元的目标,捏紧拳头,着力在“高、大、外”项目引进上取得新突破。突出抓亿元项目。加快今年引进的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的浙江布利杰针织工业园、2000万美元的美国EMS公司复合金属材料、2000万美元的香港骏升电子、2.5亿元的浙江翔鹰不锈钢制品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步伐,进一步把各级领导主要精力放在结交大老板、引进大项目上。县主要领导着重抓3-5亿元的项目,镇、部门“一把手”抓3000-5000万元以上项目。坚持把引进大项目的能力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强化项目注册数、新增规模企业数的考核,全年实施150个固定资产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继续实行驻地招商。确保各镇党政“一把手”有一人常年在外驻点招商,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集中充足的时间招商引资,每年三分之一副科职以上离岗招商人员做到脱岗招商。全县专业招商局发展到6家。主攻重大项目落地和建设。严格按照“签约、注册、到资、征地、开工”的顺序推进项目实施,根据每亩注册资金多少确定供地,从协议一开始就明确项目投速。坚持项目会办协调制度,除重大项目搞开工仪式外,主要是每个季度组织项目竣工投产观摩活动,提高项目实在度和落地率。
2、扩张产业规模。主要是推动企业规模化。
利用经济杠杆扶持培植“三重”,重点推动宝胜集团借助资本运作和意大利工业园平台加快发展,确保明年销售过50亿元,新增规模企业100家,亿元企业10家。培育产业特色化。重点推动“一电两品”主导产业和六大特色行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引进同行业“老大”嫁接发展,确保“一电两品”产值150亿元,六个特色行业(棉纺织品、玻璃制品、石化管件、压力容器、电子陶瓷、车辆配件)50亿元。加快发展外来强势企业涌入的开放经济,以美国EMS、CMS、凡达和宝乐金属材料、浙江布利杰、香港骏升电子、翔鹰不锈钢等公司为龙头,着力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针纺织品、机电仪一体化等新的企业发展。引导布局集群化。依托“两区四园”特色定位,发展“块状经济”,每个镇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规划定位1个主导行业。
3、提升运行质态。推动“双创”,做出实力。加快宝胜电气公司上市步伐,再增加2-3家企业进入辅导期。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开发、引进新品。建设品牌,做出名气。积极争创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国家和省市名牌产品。发展“双高”(高新技术、高利税),做出效益。工业利税突破11亿元,其中宝胜突破3亿元、德仪突破2亿元,把扶持政策落实到产品上,筛选5-10个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力争挤进国家和省项目“笼子”。
4、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建设“中等城市”。按照县城“50平方公里、40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要求,高起点完善规划,推动城市经营稳定健康发展,确保有序开发建设。打通全长15公里的县城南北方向中轴线白田路,加快开发区新区、原沿河镇融入县城步伐。重点实施投入20亿元以上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商住服务“双十”工程(基础设施十大重点工程为白田南路、宝胜路、南园路、大兴路“四路”,人民公园、北河公园、状元枋公园“三园”,供水管网、污水管网“二管”,活水冲污清淤、驳岸绿化“一河”;商住服务十大重点工程为盛世嘉园小区、国泰华苑小区、宝鑫花园小区、大上海国际公寓小区“四区”,中心广场、世纪广场、神舟广场“三场”,东方国际商务中心、宝胜物流中心“二中心”,职业技术学院“一院”),巩固省级文明城创建成果,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全国卫生城、全国生态县。打造县城经济圈。目前在县城周围已建成8个园区,将本着融为一体的要求,坚持连片开发,错位发展。县开发园区依托已落户的亿元项目,加快建设机电仪器、药品、石化管件、纺织服装等重大项目产业园;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借助省级农业园区品牌,打造有机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产业园;意大利工业园依托比瑞利、EMS、意维丝等企业发展,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企业集聚园区;耿耿、安宜、山阳、泾河工业集中区形成中小资本富集、一业为主、多业发展的特色园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深入开展“三村联创”活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建筑业、劳务经济和新型农业,加快农民增收和镇域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农村实事工程建设,搞好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河道、清路障,改水、改厕、改圈),加强镇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压降村级债务,倡导文明新风。
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宝胜物流中心建设,繁荣亚细亚周边中心商圈,建设第二商圈,加快推进四星级宾馆、大上海国际公寓建设,发展以荷园、地热开发、正润生态园和万亩森林公园为重点的旅游业。
5、激活内在动力。深入发动全民创业。力争建成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确保新增注册资本和民资投入增长40%以上。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加快推进苏州光华职业技术学院在我县一期投资2亿元、占地200亩的职业技术学校(院)建设,建成大学生公寓,认真落实引进人才学历补贴、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坚持每年引进100名以上工业、建筑业大学生、研究生,构筑宝应人才人力资源高地。强化考核激励力度。进一步完善镇和部门经济工作考核、条线考核,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四条专线考核体系,严格奖惩兑现,实行镇党政副职干部和部门副职择优晋级,推行优秀村支书“升官不挪位”,激发各级干部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狠抓落实,埋头苦干,从头抓紧,奋力实现“十一五”开局之年发展的新突破。
在座的各位党外人士,文化层次较高,社会接触面较广,在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十一五”发展的目标任务既令人鼓舞,也形势逼人。在这里,我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一是思想认识要有新境界。把思想统一到全县“两个翻番”的实践上来,统一到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宝应的大局上来,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同舟共济,肝胆相照。二是干好本职要有新作为。党外人士不少是单位的业务骨干,要立足本职,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努力使本职工作出类拔萃、各方满意。三是发展富民要有新贡献。围绕全县各项中心工作,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发挥智力、在外关系等优势,积极投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富民兴镇强县建功立业。四是联系群众要有新作风。切实加强学习锻炼,注重开展调查研究,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与党委、政府一道,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同时,党外人士是党委、政府的忠实朋友,是建设宝应的重要力量,县委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党外人士的成长,关心大家的工作和生活,继续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谈心交心活动,为党外人士融入大局、人尽其才、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