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我县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刚才,秦县长就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安排,明确了相关工作要求。希望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
全县第六届村委会将于年底任期届满,依法进行换届选举,这是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农民群众民主权利的行使和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的十六大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明确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也是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其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广大村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有利于把村民公认的、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人选进村委会,选好配强村委会班子;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主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县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黄金期”,农村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地方,基层矛盾较多,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其原因既有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引起群众不满;也有发扬民主不够,群众对村干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实行民主选举,顺民心,合民意,村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激发其发展经济、致富发家的积极性和动力源。实行民主选举,规范了村委会的用人机制,使村干部的行为受到严格约束和监督,可以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和廉政建设,密切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精心组织,以换届选举的成效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的巩固与发展
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面广,政治性、法律性、政策性很强。各镇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江苏省《实施办法》、《选举办法》办事,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做好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切实搞好换届选举。工作中,要把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要把换届选举与建设“双带”型村级班子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农村村民自治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村民自治,是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实践。因此,要抓住换届契机,进一步强化村级班子建设,把选拔带头致富和带领民富的“双带”型村干部贯穿于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之中。在换届选举过程中,通过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基层组织推荐,掌握一批村级后备干部。同时,要对一批政治素质较好、工作能力较强、作风正派的“双带”型人才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村民熟知、认可、拥戴,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积极做好推荐工作。要积极提倡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除少数条件不成熟外,鼓励村党组织书记参选村委会主任。提倡和鼓励现有村干部参选村委会成员。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是我省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一项重要要求。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和村民宣传“一肩挑”符合《村委会组织法》的要求,有利于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的统一领导,有利于减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也要宣传现有村干部参选村委会成员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鼓励现有村干部增强信心,积极参选,接受广大选民的再次选择。各镇区要通过精心组织,依法办事,真正把村民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提名为候选人。通过换届选举,切实强化村级班子建设,为全面实现小康提供组织保障。
二要把换届选举与稳定村组干部职数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上级的要求和部署,我县开展了村级干部核编定员、竞争上岗工作。县委要求,在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要巩固村级干部核编定员工作成果。村委会的组织要以精干为原则,成员由3-7人组成,一般不设村委会副主任。要保证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合法权益,使女性在村委会成员中占有适当名额。对精减或落选的村干部,各地要因人制宜,做好善后工作。
三要把换届选举与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落实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是加强民主监督、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要抓住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在选举前组织村民理财小组对本村财务进行审查,并张榜公布,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主动接受村民监督。换届选举中,要组织第六届村委会成员向村民述职,认真总结任职以来村级经济、村务管理、自身建设等情况,接受村民评点、质询。新一届村委会成员选举产生后,以工作片为单位,对照村民代表条件,推选产生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开展工作。
四是要把换届选举与依法治村、强化村民法制意识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把依法办事贯穿整个换届选举的始终。各地要将依法办事作为第一项责任目标加以明确,坚决做到依法运作、程序合法。为更好地依法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要加强换届选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针对选举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突出宣传重点,编印依法选举工作指南或依法选举问题提纲,发至各村,使换届选举过程成为民主法制教育的过程,从而使依法治村工作通过换届选举得到充分体现和巩固提高。另一方面,要坚决防范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要防止个别地方少数人贿选的不正常现象,多措并举,及早防范,教育选民克服家族、宗派等干扰因素,出以公心推选好候选人,对个别候选人串联拉票现象,要坚决制止。
五要把换届选举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强化村级班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围绕全面小康目标,帮助村委会候选人认清本村三年内全面小康的细化指标和达标任务,明确当选后将要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在组织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讲时,要就引进致富项目、化解村级债务、控减农民负担、举办公益事业、发挥带头作用等,向村民提出竞选思路,作出公开承诺,接受村民质询,完善发展规划。新任村委会成员在接受当选证书的同时,要就发展村级经济、逐年提高村民人均收入、热心为村民服务、维护农村稳定等任期目标,向镇政府呈送三年任期目标责任状,增强其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压力感。与此同时,县和各镇区要切实搞好村干部的业务技能培训,请专业技术人员传授科学种养、市场营销、发展农村经纪业等方面的致富经验,提高村级干部“双带”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领导,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成功
村委会换届选举是一项政治性强的工作,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为此,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领导挂帅,组织、宣传、纪委、农工、民政、司法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和监督选举工作。希望各镇区、各有关部门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及时建立健全相应机构,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扎实推进。
一要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镇区对换届选举工作要认真研究,通盘考虑,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党委和政府要及时研究换届选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明确专人牵头负责。未经县委批准,无故不组织或拖延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要追究有关镇区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民政部门是组织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牵头职能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具体组织、指导的责任,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其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要充分尊重各级人大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及时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依法进行。
二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是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环节。宣传、民政、司法部门,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要提高宣传发动工作的针对性,使广大村民群众了解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其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要提高宣传发动的有效性,重点宣传选举工作的原则、方法、步骤、程序,以便更好地依法办事;要提高宣传发动的灵活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手册、村务公开栏、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坚持会议发动和舆论宣传相结合、全面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真正做到宣传到户,宣传到人,发动到位。
三要严肃纪律,加强督查。为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必须进行全过程指导和监督,及时建立防范网络,公布举报监督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对村情复杂、管理薄弱的“难点村”、“重点村”,要帮助制定好选举工作方案,并选派得力干部驻村指导换届选举工作。要严肃选举纪律,注意防止和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严禁贿选和利用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操纵选举。对干扰、破坏选举或阻碍他人正常行使选举权等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志们,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即将正式开始,县委、县政府希望,各镇区、各有关部门按照本次会议的具体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每个阶段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任务,为加强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