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和美乡村新画卷”,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宝应湖畔的安宜镇渔场。这里,湖光潋滟,荷香四溢,渔文化广场诉说着村庄的历史,连片蟹塘孕育着丰收,“水上漂”的鱼宴飘散着乡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这幅“水上田园,诗意栖居”的美丽画卷。
在波光潋滟的宝应湖畔,有一片被湖水深情滋养的土地——安宜镇渔场。这里,是水的国度,是渔的故乡,更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动画卷。
渔场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一群来自山东微山湖的渔民,摇着橹、划着桨,顺着水路南下,最终在这片宝应湖畔落地生根。1985年10月,这里正式设立为村级行政单位,命名为"渔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渔场已从当年的传统渔村,发展成为苏中地区闻名遐迩的水产养殖基地。
若要探寻渔场的灵魂,渔文化广场便是核心所在。这里远不止是一个休憩空间,更是一座露天的渔业历史博物馆和文化殿堂。广场以"捕鱼十八帮"为主题,生动展示网帮的大网恢恢、钩帮的巧设机关、鸬鹚帮的人鸟协作、簖帮的因势利导......每一种渔法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存智慧体系。这里展示的不仅是传统捕鱼技艺,更是渔场先辈们从微山湖顺水南下、在此筚路蓝缕开创家园的奋斗史诗。
移步至百姓大舞台,"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里不仅是举办文艺活动的场所,更是渔场人精神文化的载体。每逢佳节,居民们在此载歌载舞,展现新时代渔家人的精神风貌。
秋日的渔场荷塘别具风韵:硕大的荷花在秋阳下绽放出醇熟的绚烂;蜿蜒的荷香栈道穿行于田田荷叶之间,漫步其上,既能近距离观赏这份独特景致,又能沉醉于秋风送来的阵阵荷香。
荷塘畔的垂钓乐园,是休闲放松的绝佳去处。居民们可在此执竿静坐,感受"荷香伴垂钓"的闲情逸致,体验渔场特有的慢生活。漫步渔场,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精心打理的小菜园。竹篱笆内,时令蔬菜青翠欲滴,果树硕果累累,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园圃,不仅是一份田园的自给自足,更勾勒出"开窗见绿、推门闻香"的恬静生活图景。
渔人码头是这片水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设有亲水观景平台、亲水广场,点缀着渔船、渔网、渔人雕塑等景观小品。其中,被当地人称为"水上漂"的醉香园,以其地道的水乡鱼宴吸引着八方来客,让人在品味湖鲜的同时,尽享宝应湖的潋滟风光。码头与附近的荷塘栈道、垂钓乐园、星空船屋联动,共同构成一条丰富的乡村旅游之路。
若想了解渔场的前世今生,村史馆、渔博馆和蟹博馆是必访之地。三个场馆以详实的史料、真实的器物,结合现代展陈手法,生动再现宝应渔场的发展历程,让观众品味老微山湖人的浓浓乡愁。
水产养殖是渔场的支柱产业。连片的养殖塘中,中华绒螯蟹、鳜鱼等特色水产品茁壮成长。"蟹翁亭"有机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实现了传统渔业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安宜镇渔场党支部书记刘培高: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巩固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展现出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的乡村风貌。
安宜镇渔场,这片被宝应湖宠爱的土地,正以其独特的"水韵渔歌"魅力,邀请八方来客,共同聆听这首穿越时空的动人歌谣,见证新时代和美乡村的华彩篇章。
记者:刘延龙 郝达玲 通讯员 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