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团庄村:“渔光互补”年发电240万度 红色文旅引客来
发布时间:2025-09-26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 

今天“鸟瞰和美乡村新画卷”专栏,我们要带您俯瞰一个因水而生、因红色文化而闻名的村庄——宝应县柳堡镇团庄村。这里曾是经典电影《柳堡的故事》原型拍摄地。从空中望去,现在的团庄村水乡古韵与现代风貌交织融合;步入村中,红色精神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村民们都说,幸福感是实实在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感受水乡团庄的魅力。

从空中俯瞰宝应县柳堡镇团庄村,这座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水乡村落,正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整齐的农田、蜿蜒的河道与错落有致的民居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

     

这里曾是电影《柳堡的故事》原型拍摄地,庄严肃穆的夏凤山烈士纪念馆矗立于村庄中心。夏凤山是宝应县第一位共产党员,早在1927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地方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馆内珍藏有烈士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亲笔书信等珍贵文物,让每一位参观者得以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纪念馆前的纪念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3.5米的夏凤山烈士铜像,一批又一批游客纷纷前来瞻仰祭扫,缅怀英烈。

以纪念馆为核心,团庄村还打造了红色文化长廊、革命故事墙等配套景观,与电影《柳堡的故事》展示区相互呼应,形成完整的红色教育矩阵。这些红色资源不仅传承了革命精神,也为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移步村中,新建的村民公园中,休闲步道蜿蜒环绕,小品景观典雅别致,展现出新时代农村的崭新面貌。放眼望去,沿河而建的民宿群白墙黛瓦,尽显水乡韵味。梅桂农庄作为占地120亩的休闲体验园,巧妙融合水乡风情与现代农旅,为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田园体验。村里还建有精致的农博馆,陈列着传统农具和当地农业发展的历史足迹。它不仅是乡土记忆的守护者,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递农耕文明的生动课堂。

村民葛国政:村里环境大变样了,我们晚上散步的时候,都感觉到心情舒畅。

环境变美了,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通过完善灌排设施、推广创新种植技术,团庄村干亩良田重焕生机。村里整合土地和水面资源并对外发包,吸引大批种养能手入驻,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增加了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整齐排列的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占地50亩的“渔光互补”项目,实现了“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立体经营模式。年发电量达240万度的清洁能源,不仅为村集体带来持续收益,更彰显出绿色发展的先进理念。

柳堡镇团庄村党支部书记董军:下一步,我们团庄村将进一步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以“村支部+致富带头人+农民”三合一模式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为人民群众不断带来幸福感、获得感。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上一篇: 没有了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