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应,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在抗疫一线,却昼夜工作,不直面疫情,却关乎大局。他们24小时轮班与枯燥的数据打交道,他们用自己的坚持,默默奉献着青春力量。
昨天(4月26日)上午,记者在县交通局3楼的数据采录专班室看到,交通系统的11名年轻工作人员时而盯着电脑屏幕,时而紧皱眉头看着手机微信接收到的实时手工登记图片,“嗒嗒”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拨号、询问、录入、汇总、分析、推送……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交通卡口数据采录专班副班长崔梦惠说:我们数据转班11个人是24小时轮班制,把来宝的车辆和人员信息,按照每2小时的频次将信息分别推送至扬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扬州市交警支队,再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跟进核实、管控和录入系统。
据了解,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管控与转运工作组组建的交通卡口数据采录专班是3月份成立的,11名来自交通系统各基层单位的志愿者们迅速集结,实时采录全县6个交通卡口的入宝车辆及随车人员身份信息。
交通卡口数据采录专班工作人员夏连祥说:尽管信息繁杂,但大家却一刻都不敢耽误,眼睛累了就滴些眼药水缓解,身体累了就站起来动动手脚,无论怎样,坚持吧。
贾星未是来自交通局质监站的一名年轻党员,从今年3月份加入数据专班的工作以来,贾星未没有休息过一天,全身心扑在数据统计工作中。贾星未说:大家虽然要熬夜,平均每天处理两千多条卡口疫情防控处理信息,但是事关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以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尽全力做到最好,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应当肩负起责任使命,共同抗击疫情,再苦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采访得知,志愿者们每天平均需录入信息达2500多条,由于一线卡口受光线等客观因素影响,传来的照片经常会出现不太清晰的状况,这就需要志愿者们仔细甄别,确保准确无误后方能录入电脑;加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平板和电脑,志愿者们容易眼睛酸涩,身体疲惫,但大家没有一丝怨言。崔梦惠说: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数据,都凝聚着我们团队连日奋战的辛苦付出。截止目前,累计登记车辆7.4万辆次,登记人员8.1万人次。
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数据,都凝聚着团队连日奋战的辛苦付出。交通卡口数据采录专班以电脑和手机为“武器”,把办公点当“战场”,毫不停歇地进行数据录入、汇总、分析、推送等工作,他们顶着黑眼圈,全天候待命,用数据构筑着抗击疫情的安全屏障,为宝应疫情防控提供精准有力的信息支撑。
记者: 蔡健 吴锦玲 通讯员:姜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