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动穿越时空,有一种记忆历久弥新。一幅简单题词、一本珍贵藏书、一张小小借条、一件普通物品,见证了风云变幻、艰苦卓越的峥嵘岁月,诉说着永不磨灭的记忆,让我们共同推开历史的大门,触摸那一份份珍贵的档案,回望百年,照见初心。
每家档案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或以稀为贵,或价值连城,有的名不见经传甚至都没听说过,但是能贵为一馆之宝,绝非浪得虚名,自有它的独到之处。走进3000多平方米的宝应县档案馆,这里馆藏丰富、结构合理。收藏档案达134个全宗、280594卷。珍藏于此的陈毅同志为”四零烈士墓“的亲笔题词,便是县档案馆的镇馆之宝。
据介绍,1957年宝应县曹甸人民公社决定在曹甸战役的原址新建曹甸战役纪念馆纪念碑,请当年战役的指挥者陈毅题词,经过县委、县政府同意 ,给国务院办公厅发了函,令人惊喜的是很快就收到了陈毅同志的题词 。
曹甸战役是1940年华中新四军发动对国民党顽军韩德勤部的攻击战,是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指挥的首次战役,也是新四军武装开辟宝应的第一仗。陈毅作为华中总指挥部代总指挥亲自指挥了这一重要战役。
在曹甸战役中,新四军、八路军以2000余人的伤亡,歼灭韩德勤部顽敌8000余人,虽然由于诸多原因未能达到占领曹甸的目的。但新四军在战略上获得了重大胜利,占领了平桥、泾河,沟通了与皖东的联系。陈毅同志的题词是:在曹甸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你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我高呼曹甸的英雄们:万岁!万岁!万万岁!
记者感言:对英烈最深切的思念,是对其精神的追随和传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征程中,党的领导人的英烈情怀一脉相承。他们倡导和参加缅怀先烈的活动,为英烈题词,撰写诗歌、文章,留下了许多与英雄烈士及其亲人的感人故事,为强化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树立了榜样和楷模。
记者:宗明 吴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