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泾河镇左堡村桥西组有这样一位村民,她用行动去填充孤寡老人心灵上的孤独,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她就是今年51岁的王杏玲。
见到王杏玲时,她正在忙农活,当得知因为她照顾孤寡老人要采访她时,她一再推脱:“我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做了一件大家看见了都会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值得表扬宣传的地方。”在再三劝说下,王杏玲才肯说说她与孤寡老人董秀英的故事。
董秀英老人膝下无儿无女,是村里的“五保户”。前些年,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家里家外的事情还可以自己处理。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开始有点力不从心,生活上的不便,加上无人陪伴,老人整天郁郁寡欢。
有一次,老人家里的电灯泡坏了,由于要爬到高处去换,董秀英老人只好求助王杏玲。“那是第一次她向我开口,要我帮她办事情。”王杏玲回忆道。在王杏玲的帮助下,灯泡很快换好了,董秀英老人连声感谢。看着老人蹒跚的步伐,寂寞的背影,王杏玲心里酸酸地,当时她就想,老人一个人无依无靠苦度残年,生活上有诸多不便。我们作为晚辈,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可以照顾她,让她安享晚年,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举手之劳。正是因为感受到老人的无助,王杏玲毅然决定把这位孤独的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担当起了日常照顾她的责任。
每天早上,王杏玲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早饭做好,然后端给董秀英老人。在饮食上,王杏玲格外注意,从不让老人吃生、硬、冷、炸的食物,还总嘱咐她要多饮水,“因为年纪大了,有些东西不能吃,不好消化,对肠胃不好。”每逢出门逛街的时候,王杏玲总不忘提前询问老人,家里需要买什么。平常帮忙晒晒衣被,打扫一下屋里屋外的卫生,是王杏玲隔三差五必做的事情。
由于老人上了年纪,身体总会出现一些小毛病,需要经常去医院检查身体。但是因为老人行动不便,每次去检查身体,王杏玲都事先找好车,把董秀英老人送到医院,再帮她排队挂号。虽然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件件温暖着董秀英老人的心,她一改以往那种对生活失去信心、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现在,董秀英老人整天都是笑呵呵的。
“孝敬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生活,是一件即平凡又很不容易做到的事,需要我们努力去做好才行。”身教重于言行,王杏玲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却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树立了榜样,彰显了美德。正是因为有像王杏玲这样人的付出,才让世界充满了爱和温暖。
·郑盼盼 许佳文 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