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夏凤山——宝应早期革命领导人
发布时间:2018-02-14   来源:县档案局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4653 

208-201812610017639.jpg


  夏凤山(1907-1931年),原名夏祯聚,号奉山,曾化名夏春江、王绍舟,宝应县柳堡镇团庄村人。15岁考入高邮师范,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宝应县中共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


  夏凤山入党后不久,被派往溱潼担任特支书记,以教师身份掩护从事地下活动,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1929年2月奉命到高邮工作,后担任高邮县委常委,在高邮城乡大力发展党的组织,积极组织和领导工人和农民运动。1930年2月,夏凤山在筹集党的活动经费,准备购买枪支组建地方武装时,因身份暴露,被迫转移到上海浦东区委工作,并担任中共上海浦东区委宣传部长。1930年8月11日,浦东区委遭破坏,夏凤山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在狱中,他组织难友进行绝食斗争,并创作了《狱中黑暗记》《苦刑使人莫知道》等一批歌曲,号召狱中同志“万众一心,冲出监牢……”。由于被折磨成疾而致大量吐血,于1931年11月8日在狱中牺牲,时年24岁。收敛时发现一张纸上写有他的遗作:“死有重于泰山,死有轻于鸿毛,死得其所,死又何妨!” 为了纪念夏凤山烈士,家乡人民筹资在柳堡大河河面上兴建一座大桥,即凤山大桥,现座落在柳堡镇团庄村境内。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上一篇: 陈处泰—浩气长存
  下一篇: 反战英雄松野觉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