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朱长喜:老兵“变身”新支书 干生态农业富全村
发布时间:2025-05-12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0 

朱长喜是一名退役军人,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返乡创业,2014年成立家庭农场,目前担任宝应县射阳湖镇潘舍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水产养殖家庭农场主,朱长喜无私地将养殖技术传授给村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更是积极响应国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号召,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朱长喜的树同水产养殖家庭农场位于射阳湖镇潘舍村,水面面积171亩,以鱼类养殖为主,2020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23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树同水产养殖家庭农场注重原生态发展,鱼类喂养均以绿色无公害为前提,不使用高污染高残留药物,依靠传统土法养殖鱼类,坚持科学喂养。

射阳湖镇潘舍村党支部书记朱长喜:身后这块塘就是我当兵退伍复员回来之后,接手的第一块塘,当时搞得就是传统的生态养殖,农村人话就是土法养殖。当时搞得效益还是比较好的,好多老百姓看到之后,他也愿意来效仿这种模式搞养殖,但是他们搞得确实到最后,也是比较成功的,也增加了一部分收入。

农场创办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朱长喜也经历了养殖品种选择不确定、发展方式无特点等挫折。2016年,他选择了高密度桂鱼养殖,由于当年夏天气温较高,桂鱼鳃出血病频发,大批桂鱼死亡,这一年养鱼是赔本了。失败过后的朱长喜并没有气馁,他认识到过度追求短期利润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多次走出县外,系统学习相关技术,并结合本地气候特点,确定了新的养殖模式:以传统土法养殖为基础,结合专家科学技术指导,形成了一套有特点的养殖方式。经过几年来的辛勤努力,目前农场正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周边7名农户从事水产养殖,并为他们提供养殖全过程咨询指导服务。

朱长喜:有些老百姓效仿这种养殖方法之后,可能技术方面这块稍微缺乏一点的,然后就是有时候出现小问题之类的,他就会到我们这边来咨询咨询,来望望看看。我们也会尽力地去帮他们解决这些小的问题。总而言之,他们到最后搞得还是比较成功的,经济效益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射阳湖镇潘舍村养殖户李长平:正常的就是营业额可以翻一番,还是可以的,投资5万元最起码要弄到10万元左右。他们也带些技术指导人员来,到我们这个塘口来望望,来跟我们讲讲,都是无尝的。

潘舍村地处射阳湖镇西北部,大溪河北侧,以有机稻米种植为主,以葡萄、花卉苗木和水产等为特色产业。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朱长喜带领村委会一班人研究着眼村里的闲散林地,发展养殖业。

朱长喜:现在我们在考虑把这个零散的林地整合起来,搞一些林下的养殖,来壮大集体经济,为村集体创收,也能带动一部分的村民来参与进来,同时也为部分村民创收。据测算,单就发展林下经济,可为村集体每年增收8万元。同时朱长喜还谋划发展金银花种植,以达到集体创收的目的。

朱长喜:本来资源比较缺乏,老百姓增收的方法也不多,现在大家都在探索阶段,但是我们作为新农人,作为年轻干部,应该还是在集体创收这方面要多去谋划,多去思考,闲置的一些资源盘活,争取把闲置的资产、资源全部整合起来。

记者:朱永军 房恒韬 谢国扬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