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但我县仍是暑气未消,炎热持续,“秋老虎”发威。现在市民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立秋之后该怎么养生呢?记者就此采访宝应县中医医院的相关专家,听听中医专家是怎么说的。
立秋后天气看似转凉,但是我县暑热未尽,白天仍然炎热,所以立秋后广大市民朋友仍要防暑降温,小心中暑。同时,专家建议不要贪凉饮冷和多食瓜果,以防损伤脾胃,饮食起居都要相应调整。
宝应县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刘云松介绍,中医认为,夏天的炎热气候对人体有一定的损耗,容易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立秋以后应该是气温会逐渐的变凉,但是今年的一个特殊情况,气温一直持续高温,所以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下。就是空调虽然要用,但是温度不能打得太低,时间每天早晚要有一个通风换气的时间,不然容易感冒。另外,就是一些冰镇的东西还是要少吃,冰镇西瓜、冷饮都是要慎重的,因为是对脾胃有损伤。
据了解,入秋后自然界万物慢慢变为收敛闭藏,人体阳气也开始进入收敛藏养状态,因此身体容易产生疲惫感,专家建议要多食一些润肺的食物和增加适度的运动。
县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刘云松介绍,立秋以后夏天的暑气还在,但是湿气逐渐退掉、燥气会逐渐上升。立秋以后还要吃一点相对温凉润肺的食物:比如像水果类的枇杷、梨、香蕉或者银耳、蜂蜜、山药这一类的有滋润作用的食品都是可以的;生活方面,我们尽量就是等秋凉出现,早晚凉意以后,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户外运动,但是要循序渐进,增强体质,运动不要过度,不要感觉到劳累。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秋燥之邪也容易从口鼻而入,最易伤肺,可能会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秋天气温适宜,病菌繁殖快,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加之秋季胃肠蠕动增加,特别有些家庭有“贴秋膘”的习惯,进食增多,反而影响脾胃功能,需要注意防止腹胀、腹泻等病症。
记者 蔡健 吴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