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杨宝川榜上有名。
业务素质的“头牌”
身高一米八,体重九十公斤,一身结实的肌肉,穿上警服更显孔武有力……“身体条件好只是基础,业务素质高才是立身之本。”在大队里,杨宝川的业务素质也是公认的“头牌”:日常队列训练,他是排头兵;县里组织的集体长跑,他是法院方阵的领头羊;上级法院组织的阅警式,他是被推荐参加的不二人选。
作为大队长,杨宝川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抓管理、严训练、强技能,“提高司法警察的业务素质,可以增强法警应急处置的能力。”杨宝川主动向队里的年轻人发起挑战,“要让小伙子们看看老同志有多强。”为了赢得挑战,他在完成各项日常训练的同时,还在早晚各加练一个小时。在他的带动下,法警大队全员利用一切时间进行警务技能训练。在每年的司法警察体能达标考核验收中,全体法警获得了较好成绩,锻造出了一支响当当的司法警察队伍。
执行战线的“拼命三郎”
司法警察大队作为人民法院的武装力量,担任着值庭、提押人犯、安全保卫、协助执行等工作,任务多,责任大。多年来,杨宝川一直都坚持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工作。“‘忘我工作’这个词,用在杨宝川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有人这样评价杨宝川,“他就是一个‘拼命三郎’。”
一个冬天的清晨,杨宝川四点半起床,摸着黑赶到院里参加一起执行任务。被执行人是个出了名的老赖,欠着别人8000元不还,整天东躲西藏,这一次终于把他堵在家中。狡猾的被执行人见势不妙,翻墙“跑路”,杨宝川第一个追了出去。被执行人慌不择路,跳进了村边的小河里。杨宝川没有犹豫,一个纵身跟着跳了下去。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齐腰深的河水冰冷刺骨,但他顾不上寒冷,一把扭住被执行人的胳膊,将其从河里拖到岸上。到了岸上,杨宝川已经全身湿透,皮鞋竟陷在河中淤泥里找不到了。
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杨宝川第一时间投入到法院疫情防控工作中,带头制定了《宝应法院疫情防控期间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每天组织法警对来往人员测量体温,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增强法院的防疫安保力量。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下沉社区,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他的感染与号召下,警队全体干警积极投身防控一线, 把守社区防疫关口,维护我县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秩序,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展现了宝应法院良好形象。
法警队里的“大家长”
平时,杨宝川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我的形象就是法院形象”为目标,“请吃不去,送礼不收”,规范言行,热情服务,以实际行动做好年轻人的榜样。工作闲暇时,杨宝川常常与年轻同志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工作困难,帮助年轻同志更好更快地成长。在他的引领下,全体警队成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真正成为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能战斗、领导信得过、群众满意的司法警察队伍。
工作以来,杨宝川荣立三等功3次,获得“宝应县优秀公务员”荣誉称号2次,获得“扬州市优秀法警”荣誉称号2次,2009年参加了国庆60周年省高院组织的阅警式并获得“优秀训练标兵”的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了最高院颁发的“全国司法警察体能达标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就这样,杨宝川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留下了一串串心系警徽、为民尽职的闪光足迹,用青春谱写了一名司法警察的光彩人生。
作者:胡娟 郎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