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交警部门的数据,目前宝应县机动车保有量已达8.9万辆,而停车位仅有11000个,“停车难”、“停车乱”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政协委员为此专门提交了《关于科学合理划设城区机动车停车位》的提案。城区停车为何难?停车压力如何舒缓?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近期,在跟随县交警部门执法过程中,记者发现造成城区停车难的一大人为因素,就是部分沿街商铺业主无视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随意圈占公共停车位,让很多前来办事的车主有位难停车,造成停车难现象。
对商家“圈地”占车位的现象,有市民认为,公共停车位本来就有限,都像这样把停车位据为己有,侵犯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
目前,宝应全县汽车保有量为8.9万辆,每年还在以7000辆左右的速度递增,并且绝大部分车辆在城区行驶。像这样任意地圈占公共停车位或者将交通工具乱停乱放,使得本来就狭小的城区停车空间更加“捉襟见肘”。因此,在今年年初的县“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科学合理划设城区机动车停车位》的提案,提出科学合理划设城区机动车停车位,强化已划设机动车停车位的管理,对私占停车位者进行教育,对非机动车强行拖离,提高停车位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停车需求等建议。资源优化+秩序整治,成为发挥职能管理手段、解决城市“停车难”的关键所在。县交警部门与城管局、安宜镇在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划设了停车位11000多个,非机动车停车线10000多平方米。
但由于受到城区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固有因素的制约,城区部分老旧小区及学校、部门、大型综合体周边停车问题仍然一时难以完全解决。有关部门将对城区道路进一步进行排查,充分挖掘城区可利用的资源,应划尽划停车位,切实回应广大政协委员的期待。
在尽可能详尽地排查资源、增设停车位线的同时,县交警部门也从自身职能出发,围绕群众需求,回应委员提案,开展专项整治,对恶意圈占公共停车位、占用公共停车位作他用、不按规定停车等行为加强管理与整治,充分发挥交通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以文明城创建为抓手,打造平安畅通的交通环境。
城区停车难是城市管理系统中一个复杂的普遍性问题。面对社会各界对提高生活舒适指数和畅通交通出行环境的期待,宝应交通管理部门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正积极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同时也在协调属地单位和部门一起集思广益。当然,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理解和配合,用实际行动来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停车环境,构建城市文明新形象。
记者: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