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馆藏清代《观瀑图》扇面,3个层次赏“美瀑”
发布时间:2021-10-05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2102 

瀑布是生活的象征,斗争的象征,永远不灭的象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不仅给人以不可穷尽的力量感,也为孕育瀑布的静态山体带来了磅礴的生机,是古人山水画作中的常客。宝应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画家程仪廷的《观瀑图》扇面,可领略古人画笔下的瀑布。

古人认为瀑布有三美:“形美”“声美”“色美”,形之美,美于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滔滔不绝;声之美,美于其“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磅礴大气;色之美,美于其“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的变化莫测。瀑布在山川当中,一直都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宝应博物馆珍藏的这幅《观瀑图》扇面纵19厘米,横52厘米,整个画面由远及近,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一位高人在枝叶繁茂的树下抬头仰望远处的瀑布;第二个层次:透过繁茂的枝叶,一帘瀑布飞流而下,透过画面,都仿佛能听到震耳欲聋的瀑布声;第三个层次:远处的高山上,山泉缓缓流淌而来,那可能便是瀑布的源头,使人感觉这条瀑布并不是无源之水,也便验证了那句“为有源头活水来”。

整这幅扇面画,不仅用3个层次体现了瀑布的磅礴之气,画面左右两边的留白也颇具深意,让人感觉整个山间云雾缭绕,瀑布水雾弥漫的感觉。仿佛那瀑布从山顶上倾泻而下,如柔美的白色绸缎,从山石之间飘落下来,撞在岩石上,便飞花碎玉般洒满山涧,如烟,如雾,如尘。此图此景,不禁让人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作者程仪廷站在瀑底,抬头仰望,满眼飞珠,遍地溅玉,银帘垂挂,山水的深幽、奇峻、变幻之美立刻展现在眼前。使其内心激越、鼓舞、欢快、崇敬。高山远处,一水线格外惹眼,细细娜娜,袅袅欲飞,让人心驰神往。

记者:刁品杰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