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中秋节还有不足一周的时间,在超市里,各种包装精美的月饼早已闪亮登场了,但是总觉得少了一些乡情的味道,不少市民总是惦记小时候唇齿留香传统工艺月饼的味道。在宝应就有这么一位师傅,专做苏式手工月饼,已经做了30年。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近日,记者走进工厂,看看月饼是究竟怎么做出来的。
苏式月饼作为中国月饼的两大帮式之一,对中国饮食和民俗文化影响深远。苏式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源于苏州,属于苏式糕点,被江浙地区的人民所喜爱。苏式月饼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酥脆。
金齐超是港澳饼家的生产厂长,从事月饼制作已经将近30年,是浙江温州人,15岁就在浙江、苏州两地学艺,17岁到了宝应。金齐超说,30年来,他从不失传统本质,保留最纯真的味道。每一个面剂都是规定重量,大约在60克左右。“现在工厂里是用机器来代替手工,机器制作让饼皮更酥更好吃。”金齐超说。
金齐超介绍,制作传统月饼馅料配方很重要,他家馅料在选料方面,全部都选用新鲜、纯天然无污染的食材,没有太多奇招异式,始终秉承传统手工月饼工艺,这样让每个顾客吃得安心、开心。
金齐超认为,现在超市琳琅满目各种馅料的月饼,一个比一个高档,这些都不是传统的月饼味儿,他也不会受其影响,来改变自己的风格。他说,现在还有许多人是留恋传统月饼的,只不过做的人越来越少了。
擀皮、制馅、包馅、成型、烘烤,经过一道道工序,月饼出炉时丰满圆润,弥漫着浓浓的饼香。
在这小小的月饼身后,蕴藏着金齐超师傅精湛的技术要诀和高尚的做人品质。30年来,他始终秉持谦逊的工匠精神,一丝不苟做好每件事,传承技艺。
作者:宗明 仲伟侃 王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