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汇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高步顺:创新“品牌+能人+基地+产业”发展路径,引领宝应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9-02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4294 

在宝应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县委书记张小辉强调,要夯实农业基础,推动种植规模化、农田标准化、作业机械化,大力引进农业深加工项目,持续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汇润集团作为全县惟一一家“农字头”国有企业,将以“引领宝应乡村振兴”为目标,充分挖掘国企优势,创新“品牌+能人+基地+产业”的发展路径,并按照“一年有新突破、两年上新轨道、三年有新发展”序时安排,细化实施方案,压茬滚动推进,努力在推动全县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彰显新时代国企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借船出海、巧用品牌,校准产业发展“方向标”。集团旗下公司注册的“宝应湖”、“宝粮”等品牌,分别是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其中 “宝应湖”大闸蟹、“宝应湖”中华鳖、“宝粮1号”大米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但由于体制机制束缚、产品投入不足等因素,品牌的市场知晓度、市场占有率较低,品牌效应亟待提升。对此,集团牢固树立由创品牌向用品牌转变的理念,增强“借船出海”意识,充分发挥品牌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着力丰富品牌载体。围绕大米、特种水产、藕制品、传统手工四个系列产业,逐一梳理全县现有产品名录和相关企业资质,采取委托加工、授权经营等形式,主动寻求合作、做大产品载体。合力维护品牌质量。由集团班子成员分别领衔推进一个系列产业,按照“用牌有条件,护牌有责任”要求,制定产品标准、强化生产监管、切实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品牌信誉。全力擦亮品牌标识。围绕体现宝应特色,加强专业策划、亮化品牌标识、实现集团品牌美誉度提升与四个系列产业加快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集团搭台、能人唱戏,拧紧产业开拓 “一股绳”。产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集团在强化内培外引、优化企业自身人才队伍的同时,将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切实找准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行为边界,理顺各方关系、协调落实举措,建立“集团搭台、能人唱戏”发展模式,把更多的产业带头人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积聚到周围,不断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协会吸纳能人。牵头分别成立大米、特种水产、藕制品、传统手工四个系列产业培育协会,建立月度沙龙、培训观摩等制度,搭建信息分享、交流合作、能力提升平台。制度激励能人。建立引导激励制度,对提升集团品牌声誉、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作用明显、贡献突出的,集团将向其授予金牌,优先帮助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并向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推荐表彰。共赢凝聚能人。坚持从服务全县乡村振兴大局出发,坚决摒弃与民企和群众争利思想,始终做到共创共享、互利双赢。

盘活资源、打造基地,汇聚产业升级“新动能”。集团拥有8000多亩水面资源以及流转而来的10000多亩光伏发电养殖塘口、6000多亩土地,但水面资源主要是对外发包,土地主要是稻麦种植,经营方式传统老旧,资源外溢效应有待挖掘。对此,集团将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契机,坚持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带产业,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推广力度,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带动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集团已利用在手资源,着手推进室内循环水养殖、小龙虾离体育苗、优质稻麦种子培育以及8万吨粮食仓储加工等项目。

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吹响了进军“十四五”的号角,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集团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从零开始”的心态,咬准发展方向、靠实发展举措、压实发展责任,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为宝应争当里下河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勇立新功。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