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宝应这位“兵支书”双脚踏出“为民路”
发布时间:2021-06-21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2275 

20岁入伍,32岁退役,34岁回乡当村官,40多岁的他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脱下军装,热血难凉。如今他是带领村民致富致强的“领头人”,是全村2945个村民的发展“排头兵”。

眼下正值农忙,又临近七一庆祝建党100周年,又是安全生产月,这段时间,宝应县氾水镇成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发友感觉工作一下子忙了起来,无形的压力让他觉得歇不得。像这样利用节假日、下班时间布置工作的情形,是近期杨发友的工作常态。

杨发友,中共党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兵支书”。1996年入伍的他,服役12年间多次受到嘉奖,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曾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村里的工作虽说忙碌,但多年来的基层历练加上杨发友的军旅阅历,使得他工作开展起来还是得心应手。据杨发友介绍,退役当上村干部也是机缘,之前他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组织上建议他回村里带领村民谋发展。

2010年,杨发友回到氾水镇,11年来他扎根服务多个村庄,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和军人的人生价值。

杨发友现在所服务的氾水镇成庄村共2945人口,在他的带领下,干部村民齐心共发展,村子越来越美丽富足。在便民服务中心的墙上记者看到,“不忘为民初心,牢记发展使命”几个大字十分显眼,特别是“为民、发展”二字,杨发友特地叫人做了醒目字样。

如何为村民办实事,哪些实事着重办?杨发友的脚步上有答案。成庄村许多农业设施此前老化严重。

为让村民们种好田,杨发友积极向上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目前已实施项目覆盖农田4300亩,争取资金近750万元。

为了发展好村集体经济,为村域企业营造优质的生产经营环境,杨发友常常走进企业,特别是需要重点扶持的小微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

目前,杨发友所在的成庄村先后招商引资了工业企业11家,前两年村工业开票均超2亿元,每年入库税收达500多万元,为村集体创收50余万元。

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工程21标项目宝应段的施工场站被选址在了成庄村。项目负责人介绍,因为临时征地问题,工程进展不是很顺利。

为了配合解决好重点工程项目在当地遇到的问题,杨发友带领村干部加班工作多日,做协调工作,问题总算得到解决。

在杨发友的带领下,成庄村在发展中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县多项荣誉称号。“兵支书”杨发友以永不褪色的军人情怀、党员担当,为基层奉献青春。

记者:苗培欣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