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我们即将迎来不平凡的“三八”国际妇女节110周年。为致敬全县奋战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巾帼英雄,县妇联联合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战疫,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专栏,集中讲述抗疫一线女医务工作者、基层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以及各行各业女性的抗疫故事,彰显全县广大妇女在抗击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作为,并向她们表达崇高敬意和美好祝福。
专栏首期推出“疫”言“疫”行主题,摘自15位驰援湖北的白衣天使的战疫日记。
范芳仪: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为了让病人远离病毒、平安幸福,再脏再累也值得!选择当护士的那天起,我就选择了无私奉献!”
马娜: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当听到患者说,‘江苏来的小姑娘打针一点也不疼!’心里特别欣慰,我们一定秉持初心,不负使命,笑着来,笑着回!”
万颖: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进入病房为病人进行护理时,他们说着方言,我一句也听不懂,旁边床的叔叔阿姨们赶紧帮忙解释,‘小姑娘,爷爷奶奶他们是在谢谢你们呢!’一句解释,一句谢谢,我觉得所有的苦都变成了世界上最甜的糖。”
柏珺珺: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穿着防护服,身上已是汗流浃背,在病区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汗水往下滴。脸上的汗水从眼角流进眼睛里,很痛,很想摘掉护目镜揉一揉眼睛,但我只能忍着。在武汉,我每天都在进步与学习。”
吉晓建: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第一医院
“为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会极大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但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毫无畏惧,这是我们的职责!”
刘叶超: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第一医院
“在武汉第一医院工作的第一天,穿好隔离衣、戴好防护用品,没一会儿就感觉到缺氧,头晕、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为了节约防护装备,我们憋着不喝水、不上厕所,极力忍耐的我们,依然面带微笑为患者服务,因为患者不仅需要药物与病毒抗争,更需要信心。”
朱莹: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第一医院
“60床的阿姨是一位退休音乐老师,她特地唱了一首《烟花三月下扬州》感谢我们,大家边听边打节拍,真希望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王双霜: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第一医院
“在武汉有多少亲情被阻断。医院病房虽然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我在武汉,我在前线,我要做我该做的事情。”
张梅: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第一医院
“第一次进仓,真正体验了一次三级防护。受援医院准备的三道两通道以及工作时间的分流,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每天上班由国家医疗队通道入舱时,使命感油然而生!”
董文君:宝应县人民医院→武汉第一医院
“虽然任务繁重、电脑系统陌生、语言不通、防护服导致活动不便,但我们仍尽力做好,宝应全体医护人员都能成功进舱,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进舱的工作。”
张丽:宝应县中医医院→武汉洪山区方舱医院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无比激动的样子,我觉得一切付出是值得的,这次去武汉是我一辈子不悔的选择。”
房慧:宝应县中医医院→黄石大冶市中医医院
“来到大冶人民医院半个多月了,穿上防护服进舱工作越来越熟练了,体能锻炼进步明显。左手扛着病人刚卸下来的床垫,右手托着被褥和床单,轻松自如。”
徐贻芬:曹甸镇中心卫生院→武汉洪山区方舱医院
“今天是第一天进舱,主要工作是为患者发放三餐、整理被褥、监测体征、执行医嘱等,充实而忙碌。”
范娟:射阳湖镇中心卫生院→武汉洪山区方舱医院
“来武汉的20天里,有太多来自武汉人民的感动,购买生活用品时塞零食给我们的居民,接送我们上下班的班车司机那一声声‘辛苦啦!谢谢你们!’,患者们再三的叮嘱‘注意安全,你们坐那休息一会儿!’我也想感谢他们的爱与勇敢激励着我们义无反顾向前!”
毛婧婧:柳堡镇中心卫生院→黄石大冶市中医医院
“在九病区的12天里,我们精心护理着这里的病人,医患携手共度最难的日子。我是护士,也是军嫂,又红又专,没有人比我合适!”(宝应县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