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空巢老人”乏关爱 养女追悔已太迟
发布时间:2019-05-14   来源:宝应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864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拼,许多“空巢老人”留守农村,过着独居的生活。在鲁垛镇,就有这样一家人,因为长期的疏远,造成难以弥补的情感裂痕,曾为养女的卢某表现出悔恨,但终究无法挽回,而她当着调解员面说出的肺腑之言,却促人警醒。

30年前,卢某被鲁垛镇的养父母收养。对于这唯一的孩子,老夫妻俩一直视同己出,含辛茹苦地教育抚养,以往经历曾留给他们温馨回忆。可让卢某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就在最近,她的养父母却找到调解委员会,要求帮忙起草一份解除收养关系协议。这是怎么回事?在问明情报况后,调解员与卢某取得了联系,远在苏南的卢某在电话里表示,自己也对问题的严重性缺乏估计,将会尽快赶回。

利用与卢某见面前的时间,调解员通过走访调查,通过与邻居和村干部的接触了解,确认了造成双方关系恶化的原因:问题正出在卢某身上,结婚后,她很少联系或上门看望养父母,两位“空巢老人”对比身边人,常感到很心酸。前些年,养父得重病,到鬼门关走了一遭,明知养父病重的卢某却没来探望过一次,卢某没有尽到一个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随着卢某的现身,她的回应也摆上了台面:并非自己冷血无情,主要是自己随丈夫在外地打工,照顾小孩,还要忙家务,实在脱不开身……不过,这样的“理由”,并不能得到老人的谅解,甚至,连知情的邻居也纷纷对卢某进行指责。卢某的养父告诉调解员,自己没有别的子女,之所以要解除收养关系,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心寒了。他强烈要求调解员帮忙办好手续。面对老人的一再坚持,自知理亏的卢某无言以对。

在此期间,调解员还依据《收养法》,向协议双方详细解读了有关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定程序,明确告知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结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卢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告诉她,长期以来的疏忽、冷漠造成了感情裂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弥补的,仅凭一时的表态也难以征得谅解。调解员表示,希望在解除收养关系后,卢某不要苛责老人的“固执”,而是反思一下是否曾考虑过老人的情感缺失,凭着做人的本分,拿出实际行动来,给予老人一定精神补偿。对此,卢某表示,她愿意接受现实,配合履行手续。

30年的亲情划上了句号。在签协议时,悔不当初的卢某,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不想做过多探究了,后果是自己酿成的,强扭的瓜怎么也甜不了,感谢调解员对我的深刻教育,今后我一定会常来看望他们的,毕竟做过30多年的父母、子女。”

·石素美 姜海波·​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