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郭本红:传承工匠精神 情系家乡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12   来源:宝应日报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2040 

郭本红,是小官庄镇玻璃吹制技艺(扬州市)传承人。初中毕业后,17岁的郭本红,为了维持生计,便去了当时的天平集镇做学徒,学习吹玻璃。刚开始学徒时,就是打杂,但吃苦耐劳的郭本红,很快便有了机会对着煤油做的灯头“享受烘烤”。正值夏季,郭本红的脸被烘得通红,大汗淋漓,但是他却乐在其中。一年时间的学徒生活,让他练就了一手好技艺。

1993年,年仅18岁的郭本红,只身来到深圳打拼,凭着精湛的技艺,敬业的精神,很快赢得了某企业老板的赏识,不善言辞的郭本红还当上了主管,一个月能挣得6000元,这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高薪了。

后来,中美合资的扬州美瑞华企业落户小官庄镇,囿于公司找不到技艺好的工人,公司想要出样品,但苦于无人能够完成,阻碍了公司的发展。该镇相关负责人十分苦恼,就在这时,他想到了郭本红。当镇相关负责人来到深圳找到郭本红,说明来意和想法后,郭本红想都没想,就满口答应。深圳企业负责人加薪挽留他,还是被他婉言谢绝了。

带着想要回报家乡的想法,郭本红回来了。美瑞华公司给他的工资是一个月1000元,当时的公务员工资也只有700多元。但是这与郭本红在深圳的工资依然相差甚远,身边人都说他真傻,而憨厚老实的郭本红摸摸头,笑着说:“家乡需要我。谈钱,伤感情。”

企业要有好的发展,必须要技改。郭本红发现,美瑞华公司还在用煤油做灯头时,立即向公司领导建议,改用液化气和氧气做灯头。用煤油做灯头,一个简单的产品都要十几分钟,改用液化气和氧气,吹制一个球类,只需要1-3分钟,节约时间,也提高了效益。公司采纳了他的意见,还新添置了一台拉管机。

在公司,郭本红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发样品,做模具。公司经常有美国的订单,美国客户将图纸发过来,郭本红要按照图纸,手工复样。郭本红告诉记者,客户经常是上午把图纸传真过来,中午他就会加班,有时候连饭都来不及吃,到下午就把样品图纸传给客户。一般情况下客户满意了,就会立马下订单,那时是郭本红最开心的。由于郭本红独特的技艺,为公司赢得了一笔笔订单,形成了稳定客户源。郭本红还说,图纸比较抽象,开始看到图纸时,他也是无从下手。为了做出满意的样品,郭本红要翻手机、看电脑,慢慢学习和琢磨,一遍、二遍……甚至数十遍,直到满意为止。

有着一手好技艺,曾有企业出高薪聘请,但郭本红始终没有动摇。他表示,只要公司需要他,他就会一直干下去,还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刘振 林梅·​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