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应县山阳镇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实施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特色化农业发展战略,建设城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农业“四大”产业体系、“五大”园区版块,并先后荣获“中国羽绒名镇”、“全国优秀羽绒产业集群”、“中国领航创新产业集群”、“全国龟鳖生态养殖第一镇”、“扬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扬州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等称号。
山阳镇现有各类羽绒企业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2家,形成了水洗羽绒、羽绒被、羽绒枕、羽绒睡袋、羽绒服等十二大系列产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产销规模达30亿元,并与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羽绒企业康乃馨集团联盟,与水星、富安娜等国内十大品牌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羽绒产业正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山阳镇是全省淡水养殖的重点乡镇,镇现代渔业园区被列为县“235”重点园区之一。全镇水产养殖面积近6万亩,年水产品总量12000吨,其中特水产量6500吨,已创成“全国龟鳖生态养殖第一镇”,“五朵金花”牌中华鳖获得“中国名鳖”称号。
山阳镇目前拥有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规划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1万多亩,主要包括设施蔬菜种植区、林果栽培区、蔬菜瓜果采摘区、特水养殖区。江苏一莓阳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扬州大学园保学院合作,生产的草莓通过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红颜”、“桃薰”两品种草莓双双荣获全国草莓金奖,并获评“江苏省十佳草莓园”。同时全镇现有绿色食品原料(稻、麦)生产基地5万亩,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1万多亩。拥有粮食烘干中心12个,日烘干能力1350多吨;拥有粮食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8万吨。
据介绍,下一步,山阳镇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将继续围绕3个方面着力,一是借助省级示范园区平台,进一步做大羽绒特色产业的规模;二是借助优质稻米加工基地,进一步提升品质,形成品牌集聚效应;三是借助水面资源,进一步提升生态养殖和市场化水平,以此带动山阳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记者:朱永军 王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