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宝应县召开软弱涣散村和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座谈会,34名“第一书记”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建出席会议。
2020年7、8月份,市、县分别选派了7名和40名优秀机关干部,在宝应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担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们充分发挥各派驻单位资源优势,与农村干部群众一同谋实事,抓发展,切实解决了一批农村实际困难。
会上,34名“第一书记”依次介绍驻村基本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不足,并就今后工作谈思路、说想法,畅所欲言,气氛活跃。
就进一步做好“第一书记”相关工作,魏建强调,要在思想认识上做到“两个更加深刻”。要更加深刻地认识“第一书记”的职责使命,重点思考“第一书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村里的发展实际,村情要清,民情要清,发展要清。要重点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组织建设,加强阵地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要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实现聚人气、聚民心,常态化开展红色观影、集中关爱、送医下乡、文化进村等活动,积极与乡贤能人、在外大学生等沟通联系,争取他们返乡投资、创业、工作,为农村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要重点推动经济薄弱村发展。盘活村集体现有资源,探索经济发展新兴模式,在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产业新业态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带动合作社、村、农户同向提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送物资、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等活动,让群众得实惠、受益处,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第一书记”工作,还要在队伍建设上做到自我加压走在前列,加强学习,勇于担当,树好形象,要干事成事走在前列,树牢“想干事、多干事、干成事”的思想,实实在在承担起“第一书记”的职责。
记者 苗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