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宝应县政府召开全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和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要求,部署加快推进全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正威出席会议并就做好相关工作作具体部署。
宝应县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台风、短时强降雨、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同时,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南水北调干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大部分地区位于运东里下河平原洼地,洪涝灾害也极有可能发生。这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开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摸清底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科学治理,为有力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准确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为做好相关工作,县政府要求,相关部门要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普查工作有力有序开展。要加强技术引领。充分利用已有技术力量,选聘优秀人员和第三方机构参与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要加大宣传引导,形成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良好氛围。要落实资金保障。同时各部门要强化标准规范,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任务。要压实工作责任。县灾普办作为牵头部门,要切实发挥好横向统筹协调、纵向指导督导的作用,确保10月15日前基本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审核和上报工作。各相关行业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迅速部署,为普查提供扎实、合理的技术保障服务。要确保数据质量。普查数据具有严肃性、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普查工作要求,确保普查数据完整、真实、可靠。同时,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建立健全数据使用、发布等审批制度。要强化结果运用。将普查成果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真正实现普查成果共建共享,发挥最大效益。
记者:朱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