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宝应县政协召开十四届三十次主席会议,主要听取县政府关于常态长效推进村级增收减债情况的通报。县政协主席顾长荣,副主席傅春景、周新华、姜海峰出席会议,副县长张倩桦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18年,宝应县启动实施村级化债三年行动计划,并提出“到2020年底全县实现无债村全覆盖”的工作目标。3年来,全县上下把“增收减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促增收、减旧债、控新债,累计化解村级债务1.36亿元,全县247个涉农村(居)实现无债村全覆盖,村级化债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就常态长效推进村级增收减债工作,顾长荣强调,要肯定成绩,总结化债经验。过去的3年里,宝应县在实践中形成了例如降息、清收往来、土地流转、开发资源、乡贤赞助、引税分成、加强三资管理等许多有益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增收减债的做法。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巩固成果,常态长效推进村级增收减债工作;要提高认识,正视存在问题。当前,影响增收减债工作的问题主要有村级刚性支出增加、增收渠道减少,控债难度加大,要清醒地认识到,增收减债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和动态的过程,要全力防止村级债务的卷土重来;要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推进。一是减债要增收。化解债务和增加收入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化解债务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拓展增收的渠道。要积极“清”,可通过清收债权、债权债务互冲、土地流转分红冲抵等方式清收欠款。要继续“转”,通过向承包人依规合法收取基础设施有偿使用费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以及土地渗溢面积分成,推动耕地流转。要鼓励“返”,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全民创业,通过企业税收返还,增加集体收入。要加大“盘”,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盘活“五老地”、荒地、旧场面等,增加村级收入。要主动“争”,发挥村乡贤人脉资源优势,多方争取资金。二是减债要节支。兴办实事、为民谋利本是好事,但一定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举债办事很容易得不偿失。一方面,村集体要主动减事。执行“以资定支”管理制度,在保障基本运转的前提下,根据村资金余额确定合理支出数额,严禁挪用、侵占非本级集体资金行为。另一方面,上级部门要减轻基层负担。县有关部门和镇(区)在制定村级项目工作时,尽量不要求村级提供配套资金,充分考虑村级承受能力,不得提不切实际的工作目标。三是减债要严管。要严格控债。化债成果来之不易,要增强控债责任意识,确保村集体无新增债务。对村级组织兴办项目等确实需要举债的情况,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决策、量力而行,可按程序举债,举债最高额度不得超过村集体经济组织上一年年经营性收入的三分之一。要严肃问责。对村级债务控减不力的镇(区)及村(居),按照“谁职责、谁管理”的要求,实行问责制度,严厉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严格管理。用好农村三资管理系统,对村集体债务管理实行动态监测,用好专项审计,切实防范债务风险,严格控制债务增长。
记者:林永会